锚定海洋强国,打造蓝色发展新动能 分享到: |
海洋孕育了生命、联通了世界、促进了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实施海洋强国建设。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指引着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扬帆远航。
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深刻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大力优化海洋经济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持续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不断促进海域海岛节约集约利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坚决维护海洋权益,交出了海洋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一份成色十足的答卷——海洋经济长“体格”,强“体质”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2万亿元,同比增长5.8%。海洋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延续回升态势,量上长“体格”,质上强“体质”,多领域多指标显现出积极变化和亮点,成色十足。自然资源部门不断丰富海洋经济政策“工具箱”,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在支撑高质量发展和服务经济持续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向海要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推进海洋能技术创新和工程示范: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已连续运行超20个月,累计送电超270万千瓦时;20千瓦漂浮式温差能发电装置完成海试,标志着我国海洋温差能开发利用向海上工程化应用迈出关键一步;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机组“南鲲”号成功海试。
海水“解渴”——海水淡化工程稳步推进。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梳理制约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指导推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一期试验区建设。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等地海水淡化项目稳步推进,在建和新开工项目规模超30万吨/日。
问海求新——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不断成长壮大。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推进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发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建设的中试平台为企业提供设备使用、样品检测、中试工艺等技术服务120余次,推动多个科研项目实现产业化。11月,国家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联盟成立,探索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的新机制和新模式。调研结果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企业经营总体稳定,有53.3%的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
一份绿色发展的答卷——海域“立体设权”,海岛“以和至美”
海域海岛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如何利用海域海岛资源,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变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入新时代,节约集约正是在新发展理念下,自然资源管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持续做好用海用岛要素保障,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海域和海岛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促进海洋经济平稳增长。
——打造节约集约用海新标杆。2023年2月,自然资源部认定258个县(市)为第一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其中,海洋资源类18个,示范期为2023年~2025年。在推广这些典型经验的同时,自然资源部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一步鼓励和指导各地开展创新实践。
——探索“人岛和谐”可持续发展之路。2023年,由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的和美海岛国家级创建示范工作如火如荼。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首批和美海岛名单公布,共有33个海岛入选。和美海岛创建示范,有力促进了海岛地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特色产业和绿色发展方式优势凸显,公众海岛保护意识普遍增强,推动海岛地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岛绿、滩净、水清、物丰的人岛和谐“和美”新格局。
——持续做好用海资源要素保障。2023年3月,《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发布,进一步提升全行业海域使用论证管理水平。6月,《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印发,重点围绕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提高海域使用论证效率、优化审批程序等方面明确了8条政策举措。
11月,《自然资源部关于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的通知》发布。这是深化海域物权制度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推动海域管理模式从“平面”向“立体”、从“二维”向“三维”的转变,对于促进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有效保护、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优化养殖用海管理的通知》,提出了科学确定养殖用海规模与布局、分类管控新增养殖用海、稳妥处置现有养殖用海、积极推行生态化养殖用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促进海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养殖生产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全国批准用海用岛项目1826个、272.19万亩,有力保障了油气、核电、液化天然气等重大基础设施用海用岛需求。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5月,6项蓝碳系列技术规程印发实施,对红树林、滨海盐沼和海草床三类蓝碳生态系统碳储量调查评估、碳汇计量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作出规范,填补了蓝碳生态系统业务化调查监测技术规程的空白,解决了地方急需。11月,滨海盐沼、海草床2项碳汇项目开发技术指南印发实施,支撑海洋碳汇交易探索。同时,系统谋划海洋碳汇建设顶层设计,制定行动计划,海洋碳汇工作新格局加快构建。
海平面变化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不断深化。发布年度中国海平面公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支撑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体系,提升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咸潮入侵调查监测能力。
创新开展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预警工作,建立珊瑚礁、滨海盐沼、红树林、海草床生态系统预警技术方法,2023年6月起发布珊瑚礁白化预警报。
10月,《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表决通过,强化了红树林和珊瑚礁保护、入海排污口监管、海水养殖和海洋垃圾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管理,明确了自然资源(海洋)部门在海洋资源调查、生态预警监测、生态修复、生态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职责,为2018年机构改革赋予自然资源部的多项新职责提供了法律保障。
12月,《中国近岸海域生态四级分区(试行)》发布。该成果将在国土空间规划、海洋生态监测布局、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标志着我国全面完成陆海生态分区。
一份提振信心的答卷——从星辰大海到极地大洋的创新突破
科技创新是海洋强国建设的根本动力。
2023年,自然资源部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从星辰大海到极地大洋,持续助力海洋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
“雪龙探极”——认知和保护极地能力不断增强。自然资源部持续组织开展南极考察和北冰洋考察,“两船六站一基地”的极地立体化协同考察体系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4月,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凯旋;11月,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起航。考察任务首次由3船保障,即“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以及“天惠”轮货船。其中,重中之重的任务是建设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在北极,9月5日13时55分,执行中国第13次北冰洋考察的“雪龙2”号抵达北极点,填补了该区域的数据空白,拓展了调查范围,加深了对北冰洋快速变化及其生态响应的认识,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撑。
“蛟龙探海”——大洋科考形成“多个海域、多种资源、多船作业”的海上调查格局。2023年,自然资源部综合高效使用“大洋号”“大洋一号”“深海一号”船,完成大洋4个航次、457天海上调查任务。调查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承包者勘探合同履约、典型生境发现等项目的实施。截至目前,我国深海资源调查勘探取得积极进展,成为在国际海底区域拥有矿区数量最多和矿产种类最全的国家。新概念深海多金属结核原位集矿平台“曼塔号”、6000米级深海近底光学精细探查系统“洞察”号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海利器”协同作业,新研制的海底羽流三维扩散监测样机突破了深海采矿羽流影响监测关键技术,有力促进深海大洋事业发展。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抵达“曼塔号”2022年作业站点,评估扰动后的环境恢复状况,不断推动深海绿色采集技术改进与完善。12月,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正式命名为“梦想”号,并在广州南沙下水试航。
卫星瞰海——海洋观测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11月16日,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成功发射,由此,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正式升级到第二代观测体系。海洋水色系列卫星是以可见光和红外成像观测为手段的海洋遥感卫星,主要用于海洋水色、水温、海岸带观测。新卫星与2018年、2020年发射的海洋一号 C卫星、海洋一号 D卫星组网观测,实现从单一型号到多种型谱、从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跨越,在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权益维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海洋十年”——助力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2023年2月15日,由自然资源部与地方共建的“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揭牌成立。启用“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海洋十年”即“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是近年来联合国发起的最重要的海洋倡议。这一年,自然资源部门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实施海洋与气候无缝预测系统等“海洋十年”计划,参与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等国际科技计划,推进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立项论证,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
海上试验场——海洋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按照“北东南,浅海+深远海”的布局,自然资源部门持续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2023年,自然资源部与地方共建海洋试验场——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业务运行稳定,为海洋装备的试验、测试、评估和关键技术验证提供技术支撑。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和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完成《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总体建设方案》《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总体建设方案》,落实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用地。
预警预报——筑牢防灾减灾“海上防线”。2023年,自然资源部相关部门和单位继续实施海洋预报“芯片”工程,自主研发的“妈祖”系列预报警报模式实现业务化运行。推动“区域可重构自主可控海洋环境快速数值预报系统研制与应用”重点研发项目立项,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同时,中国近海10千米的全国海洋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建成,三级联动机制和全国“一张网”的海洋网格化预报产品基本形成。
一份走向未来的答卷——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共建蓝色伙伴关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2023年,自然资源部深度参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海洋事务,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已与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海洋合作关系,并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持续提供公共产品服务。
——凝心聚力,携手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2023年9月,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召开。来自34个国家和组织的近千名代表汇聚一堂,聚焦“绿色低碳发展,共享生态滨海”主题,共商滨海区域的保护和发展,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和实践,共谋滨海区域协同治理的愿景和对策。
10月18日,由自然资源部主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海洋合作专题论坛首次举行。专题论坛发布“一带一路”蓝色合作倡议,形成25项合作成果,打造“一带一路”合作“蓝色亮点”。来自共建国家的10余位副总理或部级官员出席论坛并致辞。各国嘉宾深入交流在发展蓝色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促进海洋科技创新等领域的成功实践和发展机遇,奏响了“丝路海韵”新乐章。
第六次中欧海洋综合管理高级别对话、第二届中欧“蓝色伙伴关系”论坛、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首届中国—东盟国家蓝色经济论坛、中韩黄海海洋论坛、中国—太平洋岛国海洋防灾减灾合作研讨会、中非海洋科学与蓝色经济合作研讨会……一场场论坛和活动,一次次多国家、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和交流,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球海洋治理持续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全球海洋治理是全球治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自然资源部深入参与全球海洋治理:配合完成《〈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政府间磋商,成功举办 BBNJ(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国际研讨会;成功连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新一届执行理事国,积极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成功申报大科学计划;参加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海洋渔业工作组会议,推进编制《APEC海洋可持续发展报告》;与泰国、柬埔寨、印尼、所罗门群岛、海委会西太分委会等方面共同发起“蓝色市民”倡议;深入参与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组织、国际海洋研究委员会等机制。
——协调合作,积极发展蓝色伙伴关系。2023年,国际合作项目持续推进,自然资源部相关部门和单位派出代表赴印度尼西亚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开展合作研究。与阿根廷、韩国、智利、乌拉圭等国家签署合作协议,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提升“海上丝绸之路”和“冰上丝绸之路”环境安全保障服务水平,加强全球海啸预警能力建设,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备份中心(香港)投入业务化运行,履行海啸预警咨询与服务国际职责,实现海啸预警系统的异地容灾备份。
在一次关于“智慧海洋”的研讨中,记者记录下自然资源部一名青年干部的深情讲述:何为海洋?不择细流、能纳百川,是为海洋。这里有观海测浪、保驾护航的任务;这里有保护环境、涵养生态的责任;这里是耕海牧渔、转型升级的场景;这里有维护权益、保障安全的使命。拓展空间、优近用远、精细规划的要求在这里;蓝色伙伴、互利共赢、亲诚惠容的情谊在这里;蛟龙探海、雪龙探极、走向深蓝的行动也在这里……这是我们看待海洋的方式,这是我们承袭的海洋事业。
建设海洋强国寄托着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时代夙愿,自然资源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推动构建蓝色伙伴关系,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贡献更多力量。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赵宁)
|
上一篇:普洱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下一篇:专业尽调 科技先行 提质提效——兴业银行 |
版权所有:北京国际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装备展览会组委会
联系人:潘先生 手机/微信 :188-0182-3515 沪ICP备20019626号-4
商务QQ:916984267 邮 箱:916984267@qq.com